30/10/2025
Prudential plc 第三季度業務表現
新業務利潤保持雙位數增長,第三季度增幅13%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三個月(第三季度)的表現摘要(按固定匯率基準):
- 第三季度新業務利潤為 7.05 億美元,較去年同季上升13%。
- 第三季度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較同期增長10%至17.16億美元。
- 新業務利潤率增加1個百分點。
執行總裁Anil Wadhwani(華康堯)談及業績時表示:「我們的業務發展勢頭持續向好,第三季度再度實現雙位數增長。這彰顯出我們的執行力不斷增强,推動各季度業績日趨穩定。隨著我們繼續優先承保高質量新業務,業務量與新業務利潤率同步提升。透過銀行保險渠道及代理渠道的新業務利潤持續增長,增速與上半年度持平。
「我們繼續採取多項舉措以強化代理團隊,重點聚焦東盟市場。我們在大中華區市場取得代理渠道的新業務利潤增長,並認為在東盟市場同樣有機會在此基礎上取得進一步發展。有關重點舉措涵蓋多個層面,包括提升代理質素、活躍度及產能。除了這些具有影響力的舉措外,我們亦透過專業代理招募計劃PruVenture推動優質代理招募,透過該計劃所招募代理的產能高於以其他方式招募的新代理人。
「銀行保險渠道方面,有賴於合作夥伴的積極合作,我們再度取得強勁的季度增長。隨著我們持續透過該渠道致力提升新業務的質量並取得成果,利潤率繼續高於去年。
「我們對今年以來整體業績持續穩健的表現感到滿意,這使我們有望穩步如期達成二零二五年指引及二零二七年財務目標。」
年度保費等值新業務銷售額(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及傳統內含價值新業務利潤(新業務利潤)
|
截至九月三十日止三個月 |
|
截至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 |
|
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四年
固定匯率 |
變動
固定匯率 |
二零二四年
實質匯率 |
變動
實質匯率 |
|
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四年
固定匯率 |
變動
固定匯率 |
二零二四年
實質匯率 |
變動
實質匯率 |
新業務利潤
(百萬美元) |
705 |
626 |
13% |
616 |
14% |
|
1,964 |
1,756 |
12% |
1,736 |
13% |
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
(百萬美元) |
1,716 |
1,564 |
10% |
1,527 |
12% |
|
5,002 |
4,699 |
6% |
4,638 |
8% |
新業務利潤率 |
41% |
40% |
1個百分點 |
40% |
1個百分點 |
|
39% |
37% |
2個百分點 |
37% |
2個百分點 |
有關比較數字按固定匯率基準及實質匯率基準呈列。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三個月的市場摘要
(新業務利潤(按傳統內含價值基準編製)及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均按固定匯率基準計算。更多詳情見下文「表現指標釋義」。)
香港方面,我們於第三季度再度取得新業務利潤較去年同期雙位數增長。代理渠道及銀行保險渠道均錄得新業務利潤增長,隨著我們有針對性地轉向健康及保障產品,利潤率亦有所改善。產品重心轉移雖令保單數量增加,但增幅部分被保額減少所抵銷。
中國內地方面,我們的合營企業中信保誠人壽於第三季度取得強勁的增長勢頭,在市場即將全面重新定價前抓住機遇,代理渠道及銀行保險渠道的業務量及新業務利潤均錄得雙位數增長。我們與中信銀行的合作關係持續加強並推動新業務增長。我們對中國內地業務的前景保持樂觀。
印尼方面,業務量在一段時間內受到社會不安的影響,加上近期數個季度高增長後預期將回歸常態,導致第三季度新業務利潤較去年強勁的比較基數有所回落。我們繼續受惠於銷售組合轉向利潤率較高的傳統產品,第三季度新業務利潤率較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度增加。在與印尼最大的伊斯蘭教銀行之一BSI的合作關係方面,銀行保險渠道的發展勢頭持續增強。
於二零二五年第三季度,在業務量增加的帶動下,馬來西亞的新業務利潤較二零二四年同期有所增長。隨著馬來西亞從上半年度代理渠道的市場全面受挫中逐步恢復,新業務利潤從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連續按季增長。
截至九月三十日止三個月,由於市場對儲蓄產品的需求強勁,代理渠道的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取得雙位數增長,帶動新加坡業務較去年同期錄得新業務利潤增長。我們繼續建立Prudential Financial Advisors分銷渠道並為高淨值市場發展度身訂造的理財產品和服務。
我們的「高增長市場及其他」分部延續上半年度的增勢,在第三季度錄得新業務利潤雙位數增長。增長基礎廣泛,13個市場中有9個市場在第三季度錄得新業務利潤較去年同期改善。
於第三季度末,瀚亞管理或諮詢基金為2,864億美元(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2,749億美元)。截至九月三十日止三個月,管理基金的發展有賴於來自本集團保險業務及第三方的淨流入(不包括貨幣市場基金的淨流入)34億美元以及正面的市場認可。瀚亞的管理基金包括來自其全資擁有的業務及合營企業業務的貢獻。
於二零二五年十月十七日,英國保誠集團亞洲有限公司(PCAL)獲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列為具本地系統重要性保險公司。PCAL是集團內的高級受監管實體。我們的業務營運或資本管理計劃並無因此而受到影響。
於二零二五年七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止季度,我們以2.58億美元進一步回購約2,000萬股股份,根據計劃已回購股份總數達1.84億股,總代價為17.54億美元(不包括成本)。我們繼續預期於年底前完成現有20億美元股份購回計劃。
誠如於二零二五年七月八日所公佈,ICICI Prudential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 Limited(「IPAMC」)已向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及印度證券交易所遞交首次公開發售(「首次公開發售」)的售股章程草稿。我們會持續積極推進IPAMC的建議首次公開發售。
聯絡方式:
| 媒體 |
|
投資者╱分析員 |
|
| Simon Kutner |
+44 (0)7581 023260 |
鮑柏賢 |
+852 2918 5468 |
| 曾安琪 |
+852 5580 7525 |
William Elderkin |
+44 (0)20 3977 9215 |
|
|
Ming Hau |
+44 (0)20 3977 9293 |
|
|
張瑋琮 |
+852 2918 5499 |
|
|
虞天嬌 |
+852 2918 5487 |
關於Prudential plc
保誠在大中華區、東盟、印度及非洲提供人壽及健康保險以及資產管理服務。保誠的使命旨在透過向當代及新生代提供簡單易用的理財和健康保障方案,成為其最值得信賴的夥伴和守護者。保誠於香港聯合交易所(香港交易所:2378)及倫敦證券交易所(倫敦交易所:PRU)擁有雙重主要上市地位。保誠亦於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K6S)作第二上市及以美國預託證券形式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紐約交易所:PUK)上市。保誠為恒生綜合指數成份股,並獲納入深港通和滬港通機制進行買賣。
保誠與保德信金融集團(一家主要營業地點位於美國的公司)及The Prudential Assurance Company Limited(M&G plc的附屬公司,一家於英國註冊成立的公司)均無任何聯屬關係。
https://www.prudentialplc.com/zh-hant
所呈列指標
本業務表現最新情況提供有關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交易及銷售進展的資料。本最新情況著重講述年度保費等值及新業務利潤,其為本集團管理層用以評估及管理業務發展及增長的關鍵指標。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列示於報告期間內所進行而可能為股東賺取利潤的交易的指示性交易量計量。新業務利潤乃根據傳統內含價值方法計量,反映未來利潤來源的價值,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無法於銷售年度的股東權益中充分反映該價值。根據該方法,新業務利潤按年初的長期經濟假設及所呈報的季度初經營假設釐定。有關本集團傳統內含價值方法的更多詳情載於本集團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度財務報告「傳統內含價值基準業績」一節。
呈列該等關鍵指標並非旨在將其視為可替代或優於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製及呈列的財務資料。有關該等指標的進一步資料,包括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的傳統內含價值股東權益與最直接可比較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指標的對賬,載於本集團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度財務報告。
表現指標釋義
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
一項新業務活動衡量指標,即所有保險產品於期內承保新業務的年化期繳保費及整付保費十分之一的總和。
瀚亞管理或諮詢基金總額
管理或諮詢基金總額,包括外部管理基金、貨幣市場基金、代M&G plc管理的基金及內部管理或諮詢基金。
新業務利潤
就期內出售業務按稅後基準予以呈列,按傳統內含價值方法計算。
傳統內含價值
作為對本集團《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業績的補充編製的財務業績,以一組假設為基礎,用於計量承保壽險業務產生的未來利潤對股東的現值。
我們的傳統內含價值方法載於本集團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度財務報告。
前瞻性陳述
本公告載有「前瞻性陳述」,涉及若干保誠(以及其全資及共同擁有的業務)的計劃及其對日後財務狀況、表現、業績、策略及宗旨的目標和預期。並非過往事實的陳述,包括關於保誠(以及其全資及共同擁有的業務)的信念及預期的陳述,並包括但不限於承諾、願景及目標(包括與可持續發展(包括環境、社會及管治和氣候)相關者)以及包含「可能」、「將」、「應」、「能夠」、「繼續」、「旨在」、「估計」、「預測」、「相信」、「有意」、「期望」、「計劃」、「目標」、「承諾」、「尋求」、「預期」及類似涵義詞語和該等詞語反義詞的陳述,均為前瞻性陳述。該等陳述乃基於在作出陳述時的計劃、假設、估計及預測,因此不應過度依賴該等陳述。就其性質而言,所有前瞻性陳述均涉及風險及不確定性因素。
多項重要因素可能導致實際日後財務狀況或表現或其他所示業績與在任何前瞻性陳述所示者有重大差別。該等因素包括但不限於:
– 當前及未來市況,包括利率和匯率波動、通脹(包括由此產生的加息)、持續高息或低息環境、金融及信貸市場的整體表現以及經濟不確定性因素、放緩或緊縮(包括俄烏衝突、中東衝突以及相關或其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及衝突,以及相關制裁及其他措施所造成者)的影響(亦可能影響保單持有人行為及降低產品的實惠性)
– 向低碳經濟轉型對資產估值的影響;
– 衍生工具未能有效緩釋任何風險;
– 全球政治不確定性因素,包括跨境貿易摩擦增加的可能性以及運用法例、法規及行政權力限制貿易、金融交易、資本移動及╱或投資;
– 監管機構的政策及行動,特別是保誠的集團監管機構香港保險業監管局的政策及行動,以及法規變更的程度及速度以及一般的政府新措施;
– 鑒於保誠被指定為國際活躍保險集團,國際保險監管者協會所採納系統風險及其他集團監督政策標準對保誠的影響;
– 氣候變化及全球健康危機(包括疫情大流行)的實質、社會、發病率╱健康及財務影響,其可能會對保誠的業務、投資、經營及其對客戶負有的責任造成影響;
– 因應氣候變化及更廣泛與可持續發展相關問題的法律、政策及監管發展,包括法規、法律和標準及詮釋的發展,例如與可持續發展(包括環境、社會及管治和氣候相關)報告、披露及產品標籤相關者(可能存在衝突及產生虛假陳述風險);
– 政府、政策制定者、本集團、業界及其他持份者有效實施及遵守紓緩氣候變化及更廣泛與可持續發展相關問題承諾的集體能力(包括未妥善考慮保誠所有持份者的利益或未能維持高標準的企業管治及負責任的業務實踐);
– 競爭及快速技術變革的影響;
– 死亡率和發病率趨勢、退保率及保單續新率對保誠業務及業績的影響;
– 在相關行業內日後收購或合併的時間、影響及其他不確定性因素;
– 內部轉型項目及其他策略措施未能按時或完全未達致目標或對本集團的營運或僱員有不利效果的影響;
– 保誠業務進行再保險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 保誠(或其供應商及合作夥伴)的營運抗逆力可能不足的風險,包括因外部事件而導致營運中斷的風險;
– 保誠(或其供應商及合作夥伴)資訊科技、數碼系統及資料的可用性、保密性或完整性遭到破壞,包括網絡攻擊或其他數據、資訊或安全漏洞的風險;
– 與獨立合作夥伴經營的合營企業(尤其並非由保誠控制的合營企業)的相關非財務及財務風險以及不確定性因素增加;
– 保誠及其聯屬公司經營所在司法權區的資本、償付能力標準、會計準則或相關監管框架,以及稅務及其他法例和法規變動的影響;及
– 法律及監管措施、調查及糾紛的影響。
該等因素並非詳盡無遺。保誠是在不斷轉變的商業環境下經營業務,新的風險不時出現,而此等風險乃保誠可能無法預計,或現時並不預期會對其業務構成重大不利影響。此外,舉例而言,上述及其他重要因素可能導致釐定經營業績所用假設的變動或日後保單給付準備金的重新預計。有關可能導致實際日後財務狀況或表現與在保誠的前瞻性陳述所預期者有差別(可能是重大差別)的上述及其他重要因素的進一步討論,已載於保誠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度財務報告「風險因素」一節。該財務報告在保誠的網站www.prudentialplc.com/zh-hant 可供查閱。
本文件所載的任何前瞻性陳述僅討論截至作出陳述當日的情況。除根據《英國招股書規則》、《英國上市規則》、《英國披露指引及透明度規則》、《香港上市規則》、《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規則》或其他適用法律及法規所規定者外,保誠表明概不就更新本文件所載的任何前瞻性陳述或其可能作出的任何其他前瞻性陳述承擔任何責任,不論有關更新是基於日後事件、新增資料或其他原因而作出。
保誠亦可能會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香港聯合交易所、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及其他監管機構提交或提供的報告中,以及在其年度報告及賬目、其他定期財務報告、委託聲明、發售通函、登記聲明、售股章程及售股章程補充文件、新聞稿及其他書面材料中,以及在保誠董事、高級職員或僱員向第三方(包括財務分析員)所作口頭陳述中作出或披露書面及╱或口頭前瞻性陳述。所有該等前瞻性陳述均須全面參照保誠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度財務報告「風險因素」一節中論及的因素。
警告聲明
本公告並不構成或組成於任何司法權區購買、收購、認購、出售、處置或發行任何證券的任何要約或邀請,或要約購買、收購、認購、出售或處置任何證券的任何招攬,而本公告(或其任何部分)或其分發概不構成就其訂立任何合約的依據,亦不應為就此訂立的任何合約而對本公告(或其任何部分)或其分發加以依賴。
不得直接或間接在或向美利堅合眾國境內分發或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