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們與救助兒童會及國際培幼會合作推行安全學校計劃。這個減災計劃源自一個理念:單靠提供災後緊急救援並不足夠,真正的抗逆力必須在災害來臨前建立。

計劃首先在菲律賓落實,讓學生、教師和政府掌握重要知識和技能,讓整個社群在面對自然災害時更具抗逆力。現在,計劃已擴展到全球,同時配合達成仙台減災綱領(Sendai Framework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救助兒童會及國際培幼會

三大支柱

我們相信即使發生災害,所有兒童都應該在學校感到安全,並且仍然能夠繼續學習。為了實現這個願景,我們的安全學校計劃重點關注三大支柱:

安全學習設施

支柱一

安全學習設施

學校災害管理

支柱二

學校災害管理

減災及恢復力教育

支柱三

減災及恢復力教育

透過經修訂的框架加強學校安全

我們很榮幸能支持經修訂的全球全面學校安全框架(Global Comprehensive School Safety Framework)及其相關工具。

Learn more - Revised safety framework for stronger education resilience

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合作夥伴關係

我們的安全學校計劃被收錄於世界衛生組織電影系列的其中一集—《同創健康未來:通往更美好的世界》(Healthier Together: A Path to a Better World)。

Learn more - Safe Schools featured in a new film series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成果

計劃已令超過90,000名兒童和42,000名成人受惠,透過讓他們接受災害應急準備訓練,間接造福超過200,000名社區成員。